北京科力建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甲3号都会国际6r 邮编:100025 电话:86-10-65561137 65561631
65582151 65582521 客户服务中心:86-10-56370693 24小时销售热线:18201520819 18210677020 24小时售后热线:13911104454 13911104144 传真:86-10-65587908 邮箱:sales@kelly-med.com
“中”与“和”
点击次数: 更新时间:2014-05-08 08:05:03
作者:陈嫱 今日看见一好友qq留言,这样写道:“守中之殇。世上本无中,何守之有?有和才有中,不可守中,只可求和。守中则偏,求和则全。” 倍感疑惑,觉得有意思。闲来无事,又不便打扰好友,于是想自行寻求解析,寻找的过程中有了许多的发现和感悟,同大家分享。 “中”与“和”是我国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。《礼记·中庸》这样写道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;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比较认可的翻译是:喜怒哀乐没有发作失控,叫做中;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,都恰到好处,叫做和。君子能够做到中,是天下最大的根本;做到和,天下才能归于道。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,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,万物都会养育他。 我以为,我们不用太过纠结“中”与“和”的具体含义。“中”反应的就是一种极致,是一种完美;而“和”则体现着各得其所,游刃有余。好友认为:“不可守中,只可求和。守中则偏,求和则全。”大概就表达着一种对一味追求遥不可及的完美的悲哀吧。但我觉得,“中”是一个方向,没有方向哪有作为。反过来说,我想如果一个人真正地把“和”做好了,那他也离“中”不远了吧。 我们都并非圣人,无法做到让个人的喜、怒、哀、乐的情感不发作,心中总是平静淡然。感情得不到宣泄也是不可能的。感情的宣泄应表现得合常理、合时宜、有节度、不能撒泼、更不能得势不饶人。在职场中更应如此。 无和而中,过犹不及。求和而达道,亦天下之大本。 在科力,愿与大家一同进步。共勉!